首页

国产sm灌肠视频在线看

时间:2025-05-25 18:32:49 作者:2025年宁夏科技活动周活动启幕 浏览量:24073

  中新网广州3月30日电 题:广东创新“变废为宝” 谱写无废乐章

  中新网记者 王坚

  像公园一样的垃圾焚烧厂、没有任何异味的垃圾中转站……广东近年依托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全力推进全省域“无废城市”和“无废湾区”建设,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,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机制,粤港澳大湾区固废跨区域协同处置,将无废环保谱写为绿色发展的乐章。

龙岗能源生态园。王子杰 摄

  创新“变废为宝”循环系统 绿色音符曲昂扬

  在无废城市建设的绿色交响曲中,深圳可再生能源的激昂旋律引人瞩目。该地废物再生利用链条的完善和资源循环利用率的提升,为广东省的无废环保事业注入强劲动能。

  记者日前走进深圳的龙岗能源生态园,便被其红色圆柱的主体建筑吸引,这里环境优美,兼具科普功能,与一般的垃圾焚烧厂大不相同。

  该生态园由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,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5100吨。据生态环境部有关数据显示,该生态园在“2020年烟气减排控制能力评比”中排第一。

  “对比传统的焚烧发电项目,我们实现了‘建一座工厂,还一个公园’的睦邻共生发展,在循环发电同时打造青山绿水的美丽环境。”深能环保东部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萧苑兵介绍,该项目焚烧后的炉渣,通过炉渣综合利用厂进行金属回收及制作环保砖、环保砂,实现全量回收利用,处于全国领先的水平。

  此外,该生态园垃圾处理产生的烟气经过七级处理,所有排放均实行优于欧洲标准;渗滤液厂内污水站全处理,厂内循环利用,实现零排放;垃圾焚烧发电、厂内光伏发电满足厂内用电的同时对电网供电。

  创新攻破固废处理重难点 绿色曲目高潮起

  在无废处理的过程中,垃圾中转站是废物再生的前奏,也是环保创新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,中转站不断提升废物处理效率,实现了垃圾分类、资源化利用的无缝衔接。这一成功经验为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树立了绿色循环发展的典范。

华侨城创意园垃圾中转站。王子杰 摄

  记者近日走进华侨城创意园垃圾中转站,没有一点异味,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别于一般垃圾中转站“脏、乱、差”的形象。

  据了解,该中转站经提升改造于2020年10月投入使用,占地面积446平方米,配置四套进口地埋式垃圾处理设备,设计日处理垃圾120吨,服务人口约12万。

  “在设立中转站之前,垃圾中转在小区制造了大量的噪音、污水、恶臭等问题。”深能环保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南山清运项目经理吴湘表示,该中转站通过打造地下负压抽风、植物液药剂喷淋、生物菌分解及UV光解相结合的除臭系统,对臭气实现完全的处理,噪音也基本消除。

  全省共建可持续发展无废环境 绿色合唱众心齐

  深圳的表现是广东全省推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一个缩影。广东坚持高位推动,构建大固废管理新格局,组织召开相关会议部署全省域“无废”及“无废湾区”工作;并加强技术支撑,每季度对21个地级以上市开展“一对一”技术帮扶。

  自2019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,广东省共投入中央和省环保专项资金5亿多元,支持各地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。其中,位于佛山的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,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,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了“废料还原”的行业性难题。

  在绿色循环的协奏中,广东各地以其成功案例和创新实践,齐心奏响绿色、清洁、美丽的广东无废篇章。工业、生活、农业、建筑、危废五大领域固体废物治理水平不断提高,制度、市场、技术、监管四大体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,“无废湾区”建设持续推进,粤港澳大湾区固体废物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强化。

  据悉,接下来,广东将系统推进全省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全力推动省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成效评估,进一步完善“无废城市”四大保障体系,深入探索“无废湾区”建设,并完善“无废湾区”建设工作机制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美国向地中海东部部署第二艘航母

总台记者 王薇薇:最近一次发生在本月10日,以色列对大马士革南郊的赛义德宰纳布地区发动了空袭,造成了至少7人死亡、20人受伤。值得注意的是,以色列对于叙利亚的空袭,无论是对大马士革市区、郊区,还是霍姆斯的古塞尔地区,主要针对的目标是与伊朗或真主党相关的军事目标。

广西桂林叠彩区“上春山” 欢庆“三月三”

时政新闻眼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哪些重要部署?

今天上午,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了“伏特台风——美国情报机构针对美国国会和纳税人的合谋欺诈行动”报告,报告中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利用毫无事实依据的,所谓“中国网络攻击威胁”的借口无底线抹黑中国,以此换取美国政府拨款的巨大丑闻。

习近平向博茨瓦纳当选总统博科致贺电

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。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,是开展有组织培养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。近年来,我国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,学科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,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性更强。但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、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。今后,高校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,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。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,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、知识创新、科技进步、产业升级需要,做好学科专业优化、调整、升级、换代和新建工作。同时,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“催化剂”,建立高水平学科交叉平台,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研攻关团队,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,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。

再次警告菲律宾:闹事的下场,只有举白旗!

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,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“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”,庭审实质化是落实好这项制度的关键。这种背景下,重大复杂案件庭审对抗性不断增强,公诉人出庭能力面临更高要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